民间艺人沦落为卖瓜农
时间:2016-08-01 17:00:38 作者:申林林  文章来源:法制时讯 浏览量:275308

  法制时讯8月1日(记者 申林林)讯:习主席近年来高度重视民间传统文化,发掘民间艺人,切实保护创建乡村记忆博物馆,而在此时,成武县九女镇姚堂村的李贵良却沦落到民间以卖瓜为生。

  在菏泽市成武县蓝水湾北大路的路边上,每天上下班总能看到一位瓜农大爷拿着二胡及板胡深情的拉奏着,从他那浑厚的底蕴中弹奏出优美的音乐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上班的路上,他在路边深情的拉奏着,虽是一闪而过,但我心里始终惦念着,总想着去深刻了解一下,现在这种艺术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在民间真是越来越少了。我作为一个摄影师,一个新闻工作者,有义务把这民间艺术文化用影像记录下来,留给后人做文化艺术参考。

                                                                                                                                                                          民间艺人以卖瓜为生

    昨天下午,我下班途中看到这位民间艺术大师在路边卖瓜,借此机会,我与这位老人进行了沟通与交流,预约明天与他进行交流这种文化底蕴,想把这门艺术记录一下,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位沦落到民间艺人一大早便在路口瓜摊等我了。

             左:二胡                     右:板胡
   老伯今年
66岁,名叫李贵良,家住成武县九女镇姚堂村村民。身边放着两种乐器:一种叫二胡,一种叫板胡。说实话作为一个刚刚迈出大学的学生来讲,也只听说过二胡,板胡是什么?我竟茫然若知,一心想留住民间艺术文化的我,确想进一步深入了解一下,“难道老手艺就要被遗忘了吗?还有多少民间艺术濒临失传?多少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被埋没?”真的是心疼又着急,感叹的同时更是为那些逐渐淡出我们视野的民间艺术惋惜。

    经过查询有关二胡的材料,二胡原始于唐朝,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西方拉弦乐器的总称。二胡又名“胡琴”,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之一。 在拍摄记录中,我和李叔(以下简称李叔)唠了很多,他是1950年出生,17岁开始学二胡,那时候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他在村委宣传部,每逢活动过节什么的都会有演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们的演出班子就算是解散了,再后来生活发展稳定了,他们村里有活动的时候也会搭档出来“秀”一场,听他说着老故事,我脑海里会浮现那一幕幕:一些老人,一些事,一种民间小调,满脸沧桑,内心却是格外的快乐,国之精粹,在民间传播,在这里传播。然而,这些场景也只是想象,现如今,这样的场景,那还存在呐?不然,李叔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以卖瓜为生。听李叔说,他的那些老伙计没的没,不能动的不能动,没人能搭伴了,以前一个拉,一个吹,一个唱,就能出曲儿了。现在他拉这个就是消磨时间,活动活动筋骨。

       左图是李贵良在调试胡弦给我讲松紧弦的技巧; 右图是二胡的龙头,现在已经很少有了

    年轻人现在也不学这个喽。多希望可以在社区活动,文化宣传的大众活动中看到。优秀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的结晶,是凝结了劳动人民智慧的文化瑰宝,我们有必要采取妥善的措施让其得到传承,而且,优秀民间艺术合理、科学的传承是对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最直接体现。然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审视优秀民间艺术的存在,我们可以判定:任何一种优秀民间艺术存在都只是一个过程,时代的发展必然导致人们生存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变化,也就必然使一部分优秀民间艺术失去创造财富的功能和既有的审美群体,从而优秀的民间艺术逐步远离人们的生活直至远离人们的文化视野,此时的优秀民间艺术就会陷入困境甚至走向消亡,这是不争的事实。

    民间艺术正在逐渐消失······也许将来的某天我们真的看不到那么纯朴的艺术,现在的人们改变了观念生活方式,匠人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尖锐,逼迫他们不得不放弃,就像李叔现在手里几十年的好手艺也只能靠卖瓜为生。

          左图是李贵良一边拉二胡一边向我解说二胡的音调与拉法;右图是他卖的瓜                                      
      要传承就得保护。匠心传承时代风骨,破旧立新是时势使然,对着种老派匠人的硬气和坚守应该敬重,坚守的不是二胡和“板胡,而是这种精神。我对正在消失的民间艺术非常担忧,从小知道的唢呐、皮影、泥人、杂耍,都在现代文明与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面临流失甚至绝种!传承文化中还是有很多优秀的精粹,值得我们去品味、敬畏、传承、发扬!无奈的同时更值得大家深思!